有懍於學術評鑑制度引發的各項問題日益嚴重,本書集結人文社會學界的工作者,對於當前台灣學術評鑑制度進行反思。本書認為台灣的學術生產機制之所以面臨空前調整,乃是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壓力下的反應,學界唯有積極的透過廣泛討論,凝聚共識,提出新的思考方向,才能夠建立具有主體性的學術文化。在此意義下,本書所展現的正是台灣學術史上,學界第一次自發性的集結,以公共論壇的形式,對於學術體制進行批判性的反思,同時對於學術全球化等於英文化、美國化、SSCI化的方向提出質疑,並且具體主張:學界不應該再使用T/SSCI作為評鑑依據。在重視世界各種語言平等的前提下,更應充分認知中文作為國際書寫語言的重要性。本書的出版代表著一個思想文化運動的持續與擴大,它將成為探討華文世界、亞洲區域乃至於全球性學術生產的重要參考著作及論述資源。
編者言
有懍於台灣學術評鑑制度引發的各項問題日益嚴重,一些朋友於2004年3月27日於台北聚會商議,決定以研討會的形式,在廣大學界推動台灣學術評鑑制度的反省。爾後,經過六次籌備會議,逐步凝聚共識、展開工作。從頭至尾,我們將此一研討會視為一個有機的運動過程;它不是體制外的抗爭,而是主動積極的尋求溝通協商,希望能夠開拓討論空間,終於達成改革的目標。自始至終,我們在資源拮据的條件下,試著用本身的有限力量辦好研討會,以圖將評鑑問題化為公共議題。除了邀稿及組織會議本身,我們的工作包括邀請各個學會參與主辦、與主管機關溝通聯繫、收集國內外相關資料、建立網站、展開議題等等。在組織過程中,台灣學界同仁的熱心支持,給我們提供了最大的鼓舞,而教育部的補助,也及時解決了經費的困難,讓研討會能夠在2004年9月25、26日於台北國家圖書館順利召開。經過兩天熱烈的討論,我們認為有必要將會議的豐碩成果編輯成書,不僅留下一份記錄,更有助於持續擴大相關的討論。因此我們要求撰稿的同仁對原稿進行修訂,並對部份重要的討論內容進行整理,於2004年年底定稿付梓。
回顧整個過程,我們認為此次會議具有兩項重要的歷史意義:
1.就台灣內部而言,這個研討會是台灣學術史上,學界第一次自發性的集結,以公共論壇的形式,對於學術體制進行批判性的反思。
2.就學界與國際的互動而言,在亞洲區域乃至於世界的範圍內,這個研討會率先對於學術全球化等於英文化、美國化、SSCI化的方向,提出質疑與反抗。
在此意義下,本書的出版不是結束,而是代表著運動的成果正在持續擴大。一方面,我們將繼續支持台灣內部對於教師權益保障的相關運動,另一方面,為了探討後進國家地區學術體制中不合理的結構問題,我們將逐步把議題推向亞洲區域,展開與日本、南韓、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等東亞地域的連帶,甚至進行更大規模全球性的結盟。
籌辦研討會的過程中,我們受到許多個人及團體的支持,除了感謝撰稿、與談、主持的同仁,以及列名支持會議的各個學會及相關學術團體之外,我們要特別感謝國科會吳茂昆主委、人文處戴浩一處長、教育部高教司陳德華司長的參與,教育部范巽綠次長、殷寶寧博士、與政次辦公室秘書郭松穎先生的熱心支持,以及國家圖書館莊芳榮館長、宋建成副館長的大力幫忙;除此之外還有沈昌鎮、林家瑄、宋玉雯、鄭聖勳等助理同仁們的力挺,以及會議當天張瓊勻、陳晉煦、陳俊銘、陳志榮、林盈秀等協助繁雜的會議行政工作,都一併致謝,尤其謝謝昌鎮擔負起本書的編務重任。
作為會議的工作小組成員,我們有幸大家一起工作,難能可貴的成為彼此信任、相知相惜的朋友。在過程中,我們不僅對台灣(學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改變了我們自己對於學術生命的看法,也更堅定了我們對於民主理念的追求。個人是無力的;但是只要不落單,大家能夠組織起來,事情總是有希望的。
共識與主張:學界不應再使用T/SSCI作為評鑑依據
敬愛的朋友,
在學術界各方同仁的熱切參與之下,「反思台灣(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研討會(2004, 9, 25-6)」已經圓滿結束。總結會議討論達成的共識,我們強烈主張,學界不應該再以SSCI、A&HCI或者現行TSSCI的期刊論文統計,作為升等或獎勵的依據。一則,SSCI與A&HCI只是以英語為主的資料庫,對於華文世界學術的發展並沒有好處;其次,資料庫的目的及作用原本並不在於學術評價,移作評鑑指標,不僅漏洞百出,並且代表學術工作者荒廢本身的評鑑職責。進一步的說明,請見〈我們對台灣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的十項主張與說明〉(如後)。我們將把這份文件,以郵寄方式,提請教育部、國科會,以及負責執行教育部本年度高教評鑑的「台灣評鑑協會」與各大學院校校長參考。
我們深知,台灣學界的主流,並不習慣於公共的說理討論。對於他們所不喜歡的意見,經常是不予理會,而不是正面的討論或者回應。因此,一場研討會可能產生的效果,我們不敢高估。但是我們必須繼續在學會、刊物、出書、網路幾方面擴散本研討會的文獻,期盼引發廣大學術界的集思廣益,產生移風易俗的作用,鼓勵後續的改革動力。我們無懼於運動不能短期成功,怕的是每一次的動力和正當性未能累積成為改革的洪流。
在此,我們誠懇邀請您加入運動行列,將這份「主張與說明」在貴專業領域的學會、工作機構及各種可能的場合提出,或透過各種可能的其他機制,持續散播與組織各種討論,也歡迎您將您的看法、討論所得以及行動,告知工作小組。
我們對台灣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的十項主張與說明*
1
先確定目的,再進行評鑑。
依國際通制,學術評鑑隨撥款、認證、聲望調查與教授/研究人員升等等目的不同,評鑑方式隨而差異。但歷來我國的學術評鑑(包括目前正由教育部委託「台灣評鑑協會」執行者),對於評鑑目的均未能明確地分類和陳述定位。不同類型的大學、技職院校、專科及學門應各自有其可適用的評鑑方式。我國迄今為止的評鑑無視於此,以易於執行為由,在一年內,以單一的方式,對於辦校條件不同、宗旨有別的各級學術機構進行評鑑,並不恰當。
2
回歸同儕實質評鑑,量化數據不具學術意義,不能採記(T)SSCI及A&HCI等資料庫的形式指標作為升等及獎勵的依據。
(T)(S)SCI, EI, (T)A&HCI…等等「數字」指標近年來的暢行,顯示國內學術界未能建立本身的權威,學術行政體系因而得以便宜行事,採用連SSCI發明地美國本身都不曾採用的期刊論文「數字指標」,作為衡量「研究」成績的標準。我們強烈呼籲,從各個學會至大學以及系所,學術社群應該認真進行一己學術評鑑的權責,拒絕被動機械地遵循本身毫無學術意義的數字指標,嚴肅地與學術行政體系有效互動,重新檢討現行標準,回歸同儕實質評鑑。
3
TSSCI應回歸資料庫本質,不應承擔期刊評價功能。
國際上少見如台灣這般,動用國家資源與權威決定學術期刊等級的先例。各期刊的學術地位,應該由學術社群自行產生公評,台灣不應例外。令人不解的則是,台灣的學術行政單位不但越俎代庖,並且無視檢索用的資料庫與期刊評鑑是兩件事,不應魚目混珠。我們堅定要求TSSCI的資料庫檢索功能與評鑑分開處理。學術行政單位必須及早揚棄TSSCI的期刊評鑑功能,使學界同儕的學術評鑑得有發揮餘地。
4
不應獨尊期刊論文,多元的研究成果應同等對待。
當前學術評鑑偏向或獨厚期刊,無疑是數量化的後果。我們認為,各種學術的展現形式(期刊論文、專書、書籍專章、會議論文或翻譯)的輕重固然可作區隔,但是其間比重應該由各個次學術團體(學門至科系)自作審查,自定良窳,庶幾學術自主不至於徒托空文。在人文社會學門,專書應受重視。
5
各種語言平等,不宜獨尊英文,其他語系的著作亦應尊重。
研究成果的優劣應以「內容」為重,而非語言「形式」,不證自明。台灣1949年以來的歷史情境,使得美語獨霸至輕忽中文的趨勢至今未減,然當前評鑑標準未能使其扭轉之餘,另更以獎勵英語出版之政策錦上添花,不僅未能照顧各語言不平等之劣勢,甚至有為英語世界自我殖民的嫌疑。
6
回歸華文寫作的優先權。
台灣的學術想像社群,應該先亞洲後其他。我們特別建議下述的理想:「把自己擺在華文世界,重視各個華人社群存在的事實與重要性,並且積極參與其中。我們有幸,所熟悉的中文是一種國際語言,可以透過中文參與到國際化及全球化的過程。」
7
題材在地化,才能學術國際化。
我們對台灣以外學界的參與及貢獻,最重要也最能讓外人感到興味並能使其獲益者,必然是從本地的特殊經驗中,提煉可與
外人對話的經驗與理論材料,這就是「本土化的盡頭,台灣的特色找到了,才是國際化的開始」的意思。如社會科學界便應該找尋「全球學術市場」中台灣的「比較利益」,提出針對台灣在內的東亞經濟發展經驗之解釋。
8
建構合理工作環境,避免學術商品化。
許多學校設置辦法,除作為升等與否的依據之外,甚至按照發表(T)SSCI…論文篇數給與金錢鼓勵。金字塔的頂端,則是累積若干該類文章的學術工作者,往往成為大學挖角的對象。假以時日,這種驅動知識生產的機制,勢將使學術工作者出於非學術動機而疲於奔命,終於與學術異化。另一方面,數量更為龐大,優秀的、有創造力的知識活動,往往無待乎勞動「價格」的鼓勵,依然在學術園地自主地開花。學術行政單位對後者無形貢獻的忽略,勢將引發往後學術發展方向與性格遭到扭曲。
9
學生受教權不應因研究而被犧牲。
教學、服務與研究並列為三類評鑑項目,但各單位仍以研究居首,部分原因或許是,三類目標雖可相互支援(如研究成果可轉化為教學材料及無償服務社會之資源;又如課堂內外的口語刊佈經整理後,足以自成書稿者),但為了滿足形式化、數據化的評鑑,不能不以能量化的面向為主。為了避免教學與服務成為點綴,為了鼓勵通過研究以支持教學與社會服務,為了容許為研究而研究,評鑑目標必須更加清晰明確,不允許教師忙於研究及論文發表,竟至忽視或無心於教學,演變成學生受教權因而被犧牲的後果。
10
善用網路技術,建構公共知識庫。
學術期刊的製作與發行通常無法通過價格機制有效流通,英語期刊固然不乏獲利者,但是,論文發表者仍不因為在這些刊物上發表論文而獲得金錢酬勞,反而經常必須付費出版。另者,這些期刊的利潤多半來自大學等圖書館的高訂閱價格,等於是政府預算補貼了商業利潤。以台灣而論,人文社會期刊發行量更為有限,無法取得類似的流通效能,進入大陸獲利的機會更小。因此,不妨考慮將國內所有期刊以網路發行為主,紙本為輔。其次,高教行政機構應編列預算,或由各學門、大學乃至於個人,先自行將本身的研究、教學與服務的成果,通過網路空間,留存記錄並同時推廣。此舉將有助於「網路效應」及早形成,讓愈來愈多的學術中人認知此舉利己利人,因此願意將其前述材料納入,形成正面且積極的連環效果,學術社群也等於自擁媒體,使得彼此對話的空間增加,形成(隱形)團體,促使當前本國學人對話於歐美學人及其問題的現狀,逐漸轉為在地學人彼此的對詰,從而有助於「在地國際化」研究課題的開發。
資料來源: 反思會議工作小組2004/11/10
目 錄
I.學術生產的問題與參照
■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之下的學術生產
陳光興、錢永祥
■ 量化指標並非學術評鑑的萬靈丹:以國外幾種代表性的學術評鑑為例
賴鼎銘
■ 引文索引與引文分析之探討
蔡明月
■ SSCI、TSSCI與台灣社會科學學術評鑑制度
黃厚銘
II.學術評鑑制度的分析與評價
■ 缺乏社會現實感的指標性評鑑迷思
葉啟政
■ 反思學術評鑑與學術生產:以經濟學學門為例
瞿宛文
■ 書目計量在人文學科的意義
廖朝陽
■ 關於台灣學術評鑑制度的幾點建議
江宜樺
■ 以SSCI及TSSCI為名的學術大屠殺——廢文棄法的文化大革命
郭明政
■ 反思台灣高教學術評鑑
林正弘
■ SSCI症候群
陳世敏
■ 再哀大學以及一些期待與建議——當前高教學術評鑑的病癥與解咒的可能
顏崑陽
■ 學術資本主義下台灣教育學門學術評鑑制度的省思
陳伯璋
■ 經濟學:社會科學的女皇?杜鵑窩裏的真實
黃世鑫
■ 由〈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之下的學術生產〉結論談起:
比較學術制度下的歷史學評鑑問題
熊秉真
■ 反思台灣高教學術評鑑
傅大為
III.學術評鑑的新思考
■ 學術評鑑的5W和1H:建立更人性化的評鑑制度
鍾蔚文
■ 學術生產、隱形學群、與學術評鑑
李丁讚
■ 大學評鑑的興起、模式與問題
戴曉霞
■ 反思台灣的學術評鑑
朱雲漢
■ 眼前路險想回頭:學習本次研討會論文,邁向互助與自重的學術評鑑之路
馮建三
IV. 對話與討論
■ 國科會的看法
吳茂昆主委
■ 國科會人文處的看法
戴浩一處長
■ 教育部高教司的看法
陳德華司長
■ 綜合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