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學之間的學術交流已成為當今知識參照的方式與趨勢,本次會議
希望能夠在學術交流經驗下,用知識的層次回看與反思如何在未來的交流
建立更具生產性的設計。台聯大(中央、清華、交大)跨校文化研究學程
已合作多時,我們預計提案建立跨校授與學位的學程,特別是在強調越界
及國際的自身經驗上,展開教學和知識生產的討論。第一場邀請有經驗的
交換學者一同來分享過去透過交流對於自身知識上的影響與變化;第二場
則希望集中在如何經營一個cultural studies program,面對不單是本地學生或
研究者在知識上到底要面對哪些問題?以及學生之間彼此如何互動?以此
展開討論。
時間:2009年1月6日(星期二)
地點:中央大學文學院一館A304
主辦單位: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交通大學亞太/文化研室、清華大學亞
太/文化研究室、交通大學新興文化研究中心、台灣聯大文化研究跨校學程、
文化研究學會
聯絡人:孟珊、蘇淑冠 e-mail: ophelia@ncu.edu.tw、 supermarx1005@gmail.com
--------------------------------------------------------------------------------
議程:
2009年1月6日週二於中央大學文學院一館A304
14:00 - 16:00 學術交流經驗下的知識變化
主持人:朱偉誠(台灣大學外文系)
論壇參與人:
戴錦華(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
柯思仁(新加坡南洋大學)
何春蕤(中央大學英美系)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16:15 - 18:15 cultural studies program:學術機構交流的問題意識
主持人:林文淇(中央大學英美系)
論壇參與人:
劉紀蕙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劉人鵬(清華大學中文系)
羅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羅永生(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
論壇內容:
論壇說明
交流是為了建立知識上的多元參照
體制中的學術生產與社會裡的知識交流
在交流中突破看不見的牆
打開學術疆域 凝聚內部共識
缺乏主體性的國際交流:香港經驗談
學術機構交流的期待
緊箍咒的「國際化」與天真無邪的「國際漢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