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簡介

活動訊息

會議

講座

IACS

出版

亞洲現代思想計畫

簽署合作與相關課程

 

 

 

 

 

 

 

 

 

  »   活動訊息   31/05/2017 17:09 《人間思想》第15期.2017春季號 2015東亞批評刊物會議專號

 

《人間思想》第15期.2017春季號  

2015東亞批評刊物會議專號

 

主編:陳光興、趙剛、鄭鴻生

尺寸:17x23cm

頁數:260

ISSN2304-3504

定價:300 (台幣)


~~~~~~~~~~~~~~~~~~~~~


人間出版社網路書店       goo.gl/hYn4r4

唐山書店       goo.gl/Bvem6X

博客來          goo.gl/hrTxbA

 

~~~~~~~~~~~~~~~~~~~~~~

 

【目錄】

 

【戰後左翼口述計畫系列──以陳映真為線索】

001編案

編輯部

 

002出身八斗子的「土左」:王拓訪談

陳光興、林麗雲 主訪|郭佳、劉雅芳 整理

 

003王拓訪談側記

劉雅芳

 

【在亞洲思考】

004客死故鄉:論《名字喲你起立往前走 中屋幸吉遺稿集》

新城郁夫 著|王俊文 譯

 

【專號:2015東亞批判刊物會議──殖民亞洲】

005編案

編輯部

 

006  20世紀韓國人的語文問題:從普遍語到國民語的轉換過程

林熒澤 |王豔麗 譯

 

007後殖民新加坡的知識界與語言政治

柯思仁

 

008殖民主義與現代中國:以上海為例的初步的討論

王曉明

 

009沖繩鬥爭記憶的沖繩

若林千代 著|張婧 譯

 

010幾個核心現場:沖繩、香港、台灣的去殖民回看

陳光興

 

011殖民城市的政治想像

羅永生

 

【視覺筆記:民眾的生活世界】

012民眾的生活世界:懷念溝口雄三教授

陳光興 著|郭佳 譯

 

013影像選輯

陳光興 攝、文

 

【反杜邦運動卅年:歷史的回顧與對話】

014編案

范綱塏

 

015一段與歷史偶然的相遇:《巨浪的起點》編纂後記

范綱塏

 

016反杜邦卅年:轉身面對

鍾喬

 

017《夏潮》、保釣、鄉土文學論戰與黨外雜誌:「反杜邦運動」的歷史匯集及其前後發展

汪立峽

 

018反杜邦運動的紀錄觀點:兼論《巨浪的起點》與綠色小組《鹿港反杜邦》

紀文章

 

019在當代談反杜邦:鹿港青年對家鄉的反思

王麒愷

 

020後反杜邦世代對反杜邦運動的觀察

李宗學

 

【讀書】

021評王翔《臨界點:中國「民謠-搖滾」中的「青年主體」(19862015)》

賴彥甫、陳亮圻

 

Alain Brossat與陳光興對話:關於「亞洲作為方法」及其他】

022編案

編輯部

 

023嘗試與陳光興對話

阿蘭.布洛薩(Alain BROSSAT 著|沈思 譯

 

024對布洛薩教授的回應

陳光興 著|沈思 譯

 

025現場討論:關於「亞洲作為方法」及其他

講者與聽眾 討論|沈思 譯

 

【家庭作業】

026不再居於亞洲角落的緬甸

曾福全

 

027作者/譯者簡介

 

028《人間思想》稿約

 

029《人間思想》書訊

 

~~~~~~~~~~~~~~~~~~~~~~

 

【試讀篇章】

 

【戰後左翼口述計畫系列──以陳映真為線索】

編案

編輯部

 

  王拓先生於201689日過世,享壽七十三歲。他不僅是重要的鄉土文學作家,亦在劇烈動盪的七○、八○年代密切參與黨外雜誌、社會政治運動,他的生命經驗與思考是為戰後台灣歷史的重要現場與參照。「台灣左翼思想口述計畫(一九年代至一九八○年代)」工作團隊於201511日於士林住所訪問王拓先生。在這場近五小時的訪談中,我們依照素來的方式從兒時成長進入生命經驗,隨時間推移而逐次進入他的學生時期、文學創作與評論寫作、黨外雜誌與運動生涯、參選、從政與退休。他對於我們比較熟悉的寫作與從政生涯所談較少,雖然在談及當下台灣政治與兩岸狀況時仍透露出因著這兩種身分而超越一般思想者、運動者的視野;他的沉思與陳述大多集中在七○、八○年代跟王曉波、陳鼓應、蘇慶黎、尉天驄和陳映真這些夥伴的交往與行動,在鄉土文學論戰、《夏潮》系統、《人間》雜誌、黨外雜誌與運動的關係網絡,以及比較不為人所熟知的組建工黨和帶領老兵返鄉探親團;而令他唏噓的則是從政後的政治與歷史情勢變化,及上述關係網絡、個人情感的輾轉。

  本刊以王拓先生訪談稿是為紀念,正如標題──出身八斗子的「土左」──所述,我們試圖呈現的是他在戰後台灣歷史現場的行動與思考始終挾帶著與這片土地的切身的、深重的連結,並因此為回看歷史的我們所參照與尊敬。在此亦感謝王拓先生、王醒之先生在訪談稿長達近一年的修訂過程中的細心與耐心。

 

【專號:2015東亞批判刊物會議──殖民亞洲】

編案

編輯部

 

  接續著九○年代以來東亞思想界朝向知識共同體的種種計畫與行動,東亞批判刊物會議試圖建築以在地刊物為連結點的思想網絡──刊物以思想介入在地社會,更集結了在地知識人形成批判圈,於是刊物的連帶成為輻射性地連結各地知識人的契機。2006年《創批》創刊四十週年慶時,主編白永瑞教授發起主辦了「東亞的連帶與雜誌的作用」國際學術會議,作為東亞批判刊物會議的初步嘗試。繼台北(2008)、金門(2010)、首爾(2012)與沖繩(2013)之後,第六屆東亞批判刊物會議於2015年在香港嶺南大學舉辦

  殖民經驗是當代東亞歷史中的重要部分,殖民經驗的持續與變形亦在當下呈現出新的面貌,為東亞/亞洲思想連帶提供豐富化的契機,於2015年東亞批判刊物會議的核心議題便為「殖民亞洲」。本期2015年東亞批判刊物會議製作專號,呈現各場次中以下發表者的文章:第一場「殖民與語言」,林熒澤(首爾,《創批》)與柯思仁(新馬,《亞洲現代思想》);第二場「殖民與歷史經驗/記憶」,王曉明(上海,《熱風》)與若林千代(沖繩,《返風》);第三場「解殖與主體」,陳光興(台北,《亞際文化研究》)與羅永生(香港,《亞洲現代思想》)。我們期待繼續以思想內涵為媒介,從各地思想狀況及其困境出發展開東亞/亞洲思想連帶的問題意識,而帝國主義、國族主義、回歸、獨立、中心與邊緣皆為我們進入東亞殖民經驗時值得問題化與歷史化的入口。

 

 

【反杜邦運動卅年:歷史的回顧與對話】

編案

范綱塏

 

  1986年。

  這一年,在彰化縣鹿港鎮,發生了一場事件,鹿港居民為了反對美商杜邦化學公司,在鄰近的彰濱工業區設置二氧化鈦工廠一事,群起動員,走上街頭抗爭。

  「反對美商杜邦公司設立二氧化鈦工廠運動」(簡稱「反杜邦運動」),於是展開。

  「反杜邦運動」最後成功讓杜邦公司放棄設廠計畫。而這場運動,一般公認是八○年代,推動台灣各類社會運動的起點,深刻影響解嚴後台灣社會的發展。尤其在運動過後,當初參與運動的青年們,也都分別都投入了各種社會運動的現場,開啟台灣風起雲湧街頭。

  三十年之後,青年范綱塏費時一年餘,走訪鹿港、台中、台北,採集當年親身參與的鹿港民眾、知識青年、進步學生、媒體記者、學者專家的證言、回憶、評論,編撰整理相關文獻,並於20169月,出版《巨浪的起點──鹿港反杜邦運動30週年紀錄文集》。重新整理、回顧這段歷史。

  這次的專題「反杜邦運動卅年:歷史的回顧與對話」,是書籍主編范綱塏,在出版之後,巡迴台灣獨立書店舉辦數場編輯工作報告,並邀請各個與談人針對本書以及反杜邦運動歷史的回顧與對話。專題內容有范綱塏對本書的編輯工作與歷史事件的介紹;作為運動參與人的鍾喬的「歷史證言」;社運工作者汪立峽從外部因素的探討;以及三位鹿港子弟,紀文章、王麒愷、李宗學,從在地人的角度,對於這場運動的分析與回應。


上一页:大陸版《人間思想》第7輯 新與舊.理與時.情與勢 下一页:崔元植《這裡是羅德斯》新書討論會



新增留言  
留言人 *
Email:
留言内容 *
验证码 Captcha  Please enable cookie for this site! *
(只有站长可以看到秘密留言)  
 
    

研究室成員

所在位置

研究室的相本

新竹飲食文化計畫

會議與學術活動相本

會議海報

清大亞太/文化研究室活動記錄

2017

2016

2015

2014

2012-2013

2010-2011

2008-2009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系列論壇

2014 IACSS Summer School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1960年代

《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畫展與系列座談

冷戰的歷史文化——東亞批判刊物會議

東亞脈絡下的釣魚台:保釣精神的繼承與轉化

2011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蔡翔

2011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池上善彥

2012歷史、思想與文化高等講座:王曉明

2013歷史、思想與文化高等講座:洪子誠

2013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年度講座|Partha Chatterjee教授:Empire and Nation/帝國與國族

2013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Madhava Prasad教授

2014 亞洲現代思想計畫年度講座—Ashis NANDY

2012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戴錦華

Issues

相關學術活動

Inter-Asia.Org

IACS出版書系

專書

期刊

推薦出版品

出版相關座談會錄影影片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1960年代系列論壇錄影影片

左翼文獻資料庫

陳映真文獻資料庫

錢理群文獻資料庫

會議與座談錄影影片

戰後左翼口述計畫系列:以陳映真為線索

亞際書院

西天中土

陳映真的思想與文學

2011文化研究導論

魯迅:亞洲思想資源

連結機構

2010文化研究概論

研究室成員

所在位置

研究室的相本

新竹飲食文化計畫

會議與學術活動相本

會議海報

清大亞太/文化研究室活動記錄

2017

2016

2015

2014

2012-2013

2010-2011

2008-2009

“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系列論壇

2014 IACSS Summer School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1960年代

《尋畫:現實主義畫家吳耀忠》畫展與系列座談

冷戰的歷史文化——東亞批判刊物會議

東亞脈絡下的釣魚台:保釣精神的繼承與轉化

2011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蔡翔

2011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池上善彥

2012歷史、思想與文化高等講座:王曉明

2013歷史、思想與文化高等講座:洪子誠

2013台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年度講座|Partha Chatterjee教授:Empire and Nation/帝國與國族

2013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Madhava Prasad教授

2014 亞洲現代思想計畫年度講座—Ashis NANDY

2012思想、歷史與文化高等講座:戴錦華

Issues

相關學術活動

Inter-Asia.Org

IACS出版書系

專書

期刊

推薦出版品

出版相關座談會錄影影片

「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1960年代系列論壇錄影影片

左翼文獻資料庫

陳映真文獻資料庫

錢理群文獻資料庫

會議與座談錄影影片

戰後左翼口述計畫系列:以陳映真為線索

亞際書院

西天中土

陳映真的思想與文學

2011文化研究導論

魯迅:亞洲思想資源

連結機構

2010文化研究概論